單元摘要
<aside>
💡
這個單元包含什麼?
此單元會詳細介紹PAIA Desktop中的AI 積木,除了介紹積木的使用,也會複習基礎AI觀念。
</aside>
<aside>
🔥
需要哪些先備知識?
- 了解 ‣
- 了解 ‣
</aside>
<aside>
⏰
大概需要花多少時間?
閱讀與操作約 30~40 分鐘
</aside>
AI 模型基礎概念隨堂考
<aside>
🔥
AI 訓練目標分為哪幾類?
</aside>
<aside>
🔥
AI 模型依照訓練的方式分哪幾種?
</aside>
<aside>
🔥
訓練監督式AI 模型的基礎三步驟分別是?
</aside>
積木介紹
<aside>
🎓
分類器積木
</aside>
<aside>
🎓
計算AI的準確率
</aside>
<aside>
🎓
迴歸器積木
</aside>
<aside>
🎓
計算AI的誤差
當我們訓練一個 迴歸模型(用來預測數值的 AI)時,我們想知道它的預測和真實數值之間有多大的差距。這時候,我們可以用 誤差指標 來評估它的表現!
<aside>
📝
<aside>
📝
在 PAIA 積木中,我們可以使用 「計算誤差」 這個積木來評估 AI 的表現。

- 誤差類型:選擇要計算的誤差指標,上圖例子是 R2 判定係數。
- R2 判定係數:它告訴我們 AI 模型有多會「猜對」,這個分數從 0 到 1,越接近 1,代表它猜得越準
- 平均平方誤差:先把 AI 預測錯的數字都平方(乘以自己),再算平均,這樣可以看 AI 錯得有多嚴重,數字越小越準喔
- 平均絕對誤差:算 AI 每次猜錯的距離,再算平均,這個數字越小,代表 AI 猜得越接近答案
- 想要了解更仔細的同學可以參考這一段!
- 期望結果清單:放入所有正確的數值結果
- 推論結果清單:放入 AI 預測的數值結果
</aside>
實作練習
<aside>
✍️
如何使用分類器模型積木
</aside>
<aside>
✍️
如何使用模型積木建立迴歸器
</aside>
補充說明
<aside>
📝
揭開演算法中的神秘面紗,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參數的意義
</aside>
<aside>
📝
計算誤差的方法
</aside>